2025海外人才申报简介(QM、HY、HJ、CC、RJ、CJ)
一、海外引才政策
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,现阶段我国海外引才政策主要以提供各类优惠条件和服务为主,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发展。在引才具体支持条件上,主要涵盖海外学者回国工作的薪酬待遇、科研资助、职称晋升、配偶就业、子女教育、出入境、医疗、住房等服务和支持。
二、 各类计划统称
1,启明计划缩写为(QM):工业和信息化部,专为高层次海外人才设计,依托国内知名企业申报,细分为创新人才、创业人才、青年人才、海外博士后等多个类别。成功落地后,申请人将获得全国通用的高含金量人才称号。
适合人群:海外高级技术、管理人才,特别是有博士学位,或在国外知名公司担任要职的人才。
2,海外优青年 缩写为(HY):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,主要依托高校和研究院进行申报,非常适合希望从事高校研究或教学的博士生们。它对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成果有较高要求,是学术类“帽子”中的热门选择。
适合人群:具备科研实力、目标在高校发展的博士。
3,火炬计划 缩写为(HJ):由国家科技部审核,依托各类实验室、研究所进行申报,适合科研方向的海归博士们。该计划的特点是注重学术和创新能力,对科研人员特别友好。
适合人群:有科研背景,具备创新能力的博士。
4,长城计划 缩写为(CC):国资委,为国企、央企特定的引才计划,主要引进工业型、偏实用型人才;
5,瑞金计划 缩写为(RJ):有人民银行审核,依托各大银行体系,引进金融方向、非学术型人才;
6, 长江学者 缩写为(CJ):由教育部审核,旨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,特别是有意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优秀人才。项目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两类,对申请者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有较高要求,是国内学术界的重要“帽子”。入选者可获得丰厚的科研支持与发展平台。
适合人群:具备较高学术造诣、希望在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发展的海内外博士后或教授。
三、人才分类
1, 创新人才要求
(1)博士(国内外均可,含非华裔);
(2)回国前在国外高校、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;或在国外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;
(3)特别优秀的,可放宽至硕士;
(4)申报人未全职回国,或者2024年1月1日后回国。
2,青年人才要求
(1)博士(国内外均可,含非华裔),年龄不超过40岁(1985.1.1后出生);
(2)从事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领域,在海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等有正式职位;
(3)续工作36个月(海外博士、业绩突出的,可放宽至24个月);
(4)申报人未全职回国,或者2024年1月1日后回国。
四、入选后的扶持政策
1、财政给与50-10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;
2、省市区配套200-400万科研补贴;
3、市级配套最高50-200万房票补贴、30-80万安家补贴;
4、享受有关养老医疗、子女入学、薪酬待遇等支持政策。
五、申报的益处
1、获得国内多个优质就业洽谈机会;
2、可提前申请,为赴国内就业/创业铺垫条件;
3、获得政府的专项政策资助,支持力度大;
4、政府协助筛选企业,零风险、信誉度高;
5、近6年经验的专业申报团队,全程指导护航。
六、成功申报的几个因素
1、本硕学位:本科、硕士毕业高校的背景,是否985、211等。
2、博士学位:QS前100海内外博士,2024年也有QS前300成功入选的。
3、高校工作经验:申报创新类最好是QS前100副教授或QS前200教授职务的经验;青年类最好有工作于相当于QS前200的高校院所的经验。
4、重要科研贡献或学术论坛经历:是否有过重大学术或科研成果,是否在重要的行业会议上发言等经历;
5、工作背景:如果是企业工作经验的,工作于企业的,是否工作于世界500强、细分领域知名企业。
6、 荣誉头衔或社会职务:获得高知名度的荣誉奖项和头衔,在业内协会或机构担任重要的社会职务等。